专利应成为中国车企跨国并购焦点
时间: 2014-11-25 07:45 来源: 未知
近日,由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分歧,吉利公司收购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品牌的计划遇挫。目前,两家公司的代表正在伦敦就吉利公司对沃尔沃品牌的收购意向进行紧急磋商。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在于福特公司在分享新产品的专利技术以及计划方面的问题。据悉,这两家公司已经针对此项并购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磋商。福特公司担心,双方一旦交易成功,买家将获知福特公司未来产品的开发计划,其中就包括沃尔沃的相关技术和机械设计。因此福特想让吉利作出“不会泄露福特新车型的开发机密”的保证。
分析人士称,吉利的出手价格过低也是福特萌生退意的重要原因。报道称,福特希望出售沃尔沃的交易价格大约在25.3亿至31.6亿美元之间,而吉利提出的收购价为20亿美元,还不到福特10年前购进价格的1/3。
据消息人士透露,福特和吉利打算化解福特汽车有关技术分享和未来产品计划的疑虑。如果最终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则福特可能选择保留沃尔沃,收购计划有可能因此搁浅。目前,沃尔沃的亏损正在缩小,同时销售正在回升中。此外另一家竞购者Crown集团也是威胁吉利此次收购的重要因素。
看家本事岂能轻易卖人
国外企业似乎乐意把“悍马”、“沃尔沃”等品牌卖给中国,但是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品牌时涉及到专利技术时为何一波三折?
“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中国企业已经从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向生产汽车这种集成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产品转移,而这引起了跨国集团的警惕。如果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掌握了技术,那么将很有可能对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利益带来冲击。所以跨国集团很敏感很重视,导致中国汽车企业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副总裁王自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一家试图通过并购来实现国际化、实现品牌高端化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打造更为高端的品牌形象,首先要考虑两件事:一是品质和可靠性是否具备做高端车的水平;二是技术和装备是否具备做高端车的水平。再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接受它、购买它,必然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
赵英认为,海外收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中国企业总认为资金实力决定一切是不对的,此外,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前,北京汽车工业控股公司也对收购欧宝做出种种努力,但是,因受知识产权等问题影响,未能与通用汽车公司就收购其欧洲子公司欧宝股权达成协议。
收购需注意满足实际需要
“因为沃尔沃是福特旗下唯一的国际高端品牌,高端品牌代表着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引进先进技术的时候要结合实际需要,把自己的需要分清档次,要更加慎重地操作引进的过程,如果一味追求高端产品,会舍本逐末,因为中国有些技术跟不上高端的水平,这样引进也没有什么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不能单纯追求先进技术,因为有些先进技术,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这样就促使中国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自主核心技术和创造自己的自主品牌。
李顺德认为,这里面不仅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涉及到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控制的问题。美国曾经出台过很多针对中国的技术控制措施,我们呼吁美国应该更加开放它的技术领域,同中国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